头条新闻
  •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加快实施“六个工程”,统筹优供给、扩需求、稳增长、提质效,注重突出重点,加强政策支撑,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要素保障,优化督导服务,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回升、恢复向好态势。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8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10.7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67.6亿元,同比增长2.2%。一、农业生产保供有序,牧业生产增势良好坚决扛牢农业大市和维护粮食安全责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林牧渔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平稳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9%。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同比增长8.7%,林业产值增长10.6%,牧业产值增长5.1%,渔业产值增长5.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业产值增长7.4%。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制造业带动作用增强深入推动工业强市建设,持续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聚焦重点行业精准发力,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能源行业保供稳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529.8亿千瓦时,增长3.3%。其中,风力发电132.5亿千瓦时,增长18.6%;光伏发电16.2亿千瓦时,增长18.7%。消费品制造业增势显著。食品制造业增长24.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0%。主要工业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全市48种工业产品中25种产量实现正增长。原煤产量增长2.6%,铝材产量增长1.7%,味精产量下降1.7%。三、服务业市场稳定恢复,新兴领域增势向好聚力实施《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服务业基本盘较为稳定。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3%。其中,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交通运输业增长3.7%。现代服务业稳定向好。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2%,1—8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四、市场需求温和增长,消费潜力稳步释放落实落细“两新”政策,以旧换新政策和促消费活动显效发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2.9亿元,同比增长2.5%。服务消费加快增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3.8%。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6%,日用品类增长9.8%,中西药品类增长7.7%。升级类消费加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1.0%、61.2%。五、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稳健,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突出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强化要素保障稳定充足,投资延续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2%。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4.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3.5%。“新”发展动能持续累积。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2.7%,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为56.1%。工业投资增长32.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3.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7个百分点。六、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07元,同比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2元,增长4.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6元,增长6.9%。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23,较上年同期缩小0.06。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市场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依然承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夯实现代化通辽建设物质基础的六项任务,积极培塑经济发展新动能,扬优势、找差距、强措施、补短板,锚定目标稳增长,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通辽新篇章。

    2024-11-06
  • 市统计局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会

    9月4日,市统计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会,市宣讲团成员、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周晓光紧密结合我市统计工作实际,从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理解全会《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及《决定》中重点提及的统计改革任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宣讲和深入阐述。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全市统计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理解把握这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刻理解把握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刻理解把握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会议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好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将统计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前进,找准统计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进一步推动统计改革创新、强化统计监测分析、抓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确保全会重大部署在统计部门落地见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统计力量。

    2024-09-05
  •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月1日,通辽市统计局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全区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3年统计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通辽市统计局党组书记付洪云代表局领导班子作了题为《数”熠新辉 “统”心共行 在通辽现代化新实践中展现统计新作为》的工作报告,通辽市统计局局长杨宇奇主持会议。通辽市统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全市各旗县市区统计局主要领导、业务骨干参加会议,通辽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出席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统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自治区统计局及市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锚定发展目标,全力服务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机关建设“主阵地”;二是巩固统计生态,把准统计法治“主动脉”;三是落实国家战略,打好经济普查“主动仗”;四是紧扣发展大局,锚定统计服务“主渠道”;五是聚焦改革重点,把握统计发展“主基调”;六是夯实基层基础,建强统计队伍“主力军”。会议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统计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统计的职能所在。我们必须统筹谋划、全力推进统计现代化,自觉把统计工作放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布局,放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通辽实践中推进落实。要服务保障“数据质量”,破局开路助力经济发展;要服务办好“两件大事”,聚力赋能蒙字强区建设;要服务护航“通达辽阔”,向新出发助力近悦远来。会议要求,2024年全市统计系统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任务:一要讲政治顾大局,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绝对领导。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加强统计系统党的建设,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深学深悟筑牢政治忠诚,全面对标强化政治执行,牢记使命压实政治责任。二要擦亮法治底色,纵深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压实各地区、各部门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政治责任,严格执法检查,贯通协同监督,深入普法宣传,强化督察整改。三要擂响攻坚战鼓,高标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集中攻坚抓普查登记,强化数据流程管控,全力实现总量查全查清,深入开展普查宣传,摸清我市经济家底、全面准确反映高质量发展成效。四要守牢数据底线,严格高效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政治领悟力,强化数据质量管控力,加大专业数据核查力,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坚决做到依法统计、科学统计、真实统计。五要紧盯目标任务,精准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聚焦答好“必答题”“重点题”“特色题”,有力有效服务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六要夯基垒石固本,筑牢统计基层基础稳固底盘。要抬高坐标、拉升标杆,持续推动苏木乡镇、旗县统计机构、部门、工业园区、企业五个领域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统计工作制度,探索增强基层统计力量。七要勇毅探索前行,奋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局部署和自治区“十四五”统计现代化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强化相关领域统计监测,不断完善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做好社会民生统计监测。会议强调,要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全力推进五经普工作;要坚持法治环境“更优”,全力推进统计监督;要坚持统计服务“更精”,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基层基础“更实”,全力推进规范化建设;要坚持队伍建设“更强”,全力推进全年重点任务。会上,全市9个旗县市区统计局作了交流发言,通辽市统计局各分管负责同志就分管领域相关工作作了点评和部署。通辽市统计局与各旗县市区统计局签署了2024年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书,并进行信息工作表彰。    

    2024-02-02
  • 通辽市统计局召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

        7月10日,通辽市统计局召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通辽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周晓光主持会议并讲话,局领导、调查中心主任及相关科室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分析了全市经济运行基本走势、结构变化、运行特点,深入探讨了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会议要求,一要夯实数据质量,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不重不漏、应统尽统,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二要加强关联分析,将统计数据和部门数据作关联分析,与全市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关联分析,合力提升源头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三要加强监测预警,全面、真实、客观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标全市经济发展目标,重点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完成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024-07-12
  •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稳中提质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办好“两件大事”为牵引,以“闯新路、进中游”为目标,锻长补短、夯基垒台,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82.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561.7亿元,增长5.2%。 
         
       
       一、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牧业发展势头稳健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94.2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上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2.6亿元,增长7.5%;林业产值10.5亿元,增长7.5%;牧业产值153.5亿元,增长7.1%;渔业产值1.9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业产值5.7亿元,增长7.1%。 
         
       
       二、 
       工业生产运行稳定,能源行业支撑有力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较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下降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能源行业增势强劲。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已连续七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发电量512.8亿千瓦时,增长2.9%,其中风力发电110.2亿千瓦时,增长13.9%,新能源发电量占25.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2%。主要产品生产稳定恢复。全市48种工业产品中27种产量实现正增长。煤炭、原铝、鲜冷藏肉、液体乳、中成药分别增长3.6%、1.4%、62.0%、59.0%、33.2%。 
         
       
       三、 
       服务业恢复向好,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9%。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3.8%、19.8%、9.1%。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好。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7.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3.9%。 
         
       
       四、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新能源投资持续发力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8%,高于全区平均增速9.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6.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5%。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5%。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9.8%,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8.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2%。基础设施投资提质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4%,较上半年加快6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同比增长80.8%,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为66.4%,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55个百分点。 
         
       
       五、 
       市场销售温和增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6.6亿元,同比增长2.2%。城乡消费协同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接触型消费持续升温。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4%。其中,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9亿元,同比增长18.4%。基本生活物资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中西医药品类分别增长12.7%、36.8%、23.3%。升级类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16.3%、4.8%。 
         
       
       六、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57元,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2元,增长5.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8元,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9,比上年同期缩小0.06。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总体回稳向好,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两件大事”,以“拼”的精神、“比”的意识、“闯”的劲头,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发展、增动能,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结构,让通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前行。 
         
       
        
     

    2023-10-23
  • 【统计新闻】全市统计工作会议召开


      
      
      2月28日,通辽市统计局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统计工作,分析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通辽市统计局党组书记付洪云代表局领导班子作了题为《数海扬帆 奋楫争先 在实干笃行中推动统计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工作报告,通辽市统计局局长杨宇奇主持会议。通辽市统计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全市各旗县市区统计局主要领导、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通辽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疫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统计改革发展任务,全市统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统计局以及市委和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政治引领,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强化数据管控,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立足职责使命,重点领域工作落实落细;紧扣发展大局,监测分析服务提质增效;突出依法治统,统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定向精准发力,基层基础建设稳步提升;坚持强基扩员,统计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统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研判当前发展面临的“时”与“势”,进一步扛起统计责任,敢当以稳固进、稳中求进的“挑担人”;精准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质”与“量”,进一步提升统计监测水平,争当把握大势、服务大局的“排头兵”;辩证把握防惩统计造假的“危”与“机”,进一步深化统计监督,勇当发挥优势、巩固胜势的“领跑者”。 
         
      会议要求,2023年全市统计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和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统计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三大调查、提升三个服务、夯实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准确、优质、严格、高效”的工作目标,即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常规统计调查和社情民意调查,提升服务市委和政府决策、旗县部门等基层统计、社会公众质效,持续夯实统计法治化建设、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做到统计数据“准确”、统计服务“优质”、统计执法“严格”、统计分析“高效”,用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坚持“数盘家底”,同心协力抓好经济普查;二要坚持“数必真实”,更加有力提升数据质量;三要坚持“数出有据”,保持强力推进依法治统;四要坚持“数助发展”,全员全力强化预警分析;五要坚持“数源高质”,定向发力夯实基层基础;六要坚持“数智赋能”,提效聚力深化统计改革;七要坚持“数惠各方”,多元合力打造智慧统计;八要坚持“数铸铁军”,持续用力锻造过硬队伍。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着力加强政治建设;聚焦凝心铸魂,着力加强思想建设;聚焦正风肃纪,着力加强作风建设;聚焦担当作为,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会上,全市9个旗县市区主要领导围绕2022年统计工作成效,解决好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2023年工作思路作了交流发言。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对各旗县市区统计局工作进行了点评,各分管领导对全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3-03-03